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历史变局:看中国服装业发展道路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0-05-20
资讯导读:5月21日讯 当中国服装业在认真地、谦虚地找差距,寻找方向的同时,欧美以及日本等一些

5月21日讯 当中国服装业在认真地、谦虚地找差距,寻找方向的同时,欧美以及日本等一些国家,仍沉浸于原来的百年辉煌,找不到未来发展的路径

危机重构产业格局

2009年,对世界服装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常的一年,而对中国服装业来说显得更有深远影响和深刻意义。

金融危机使得国内没有品牌、没有渠道的服装企业被淘汰,或转化为产品精良成本优势明显的加工品牌;同时,产业优势资源开始向品牌、有渠道的企业集聚。

“金融危机加快了产业调整的速度和力度,可以把不好的因素剔除掉,这样对一些比较优秀的企业反而是机会来进行布局。”七匹狼股份公司董事长周少雄表示,高速、粗放的经济发展必然出现回调,企业将从注重概念转变为注重核心竞争力。

在他看来,“金融危机为中国服装品牌创造了机遇,可能会掀起一次发展新高潮”。

一方面,金融危机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理性回归,拉近了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的距离;另一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全球化,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趋势。

同时,金融危机让世界时装业受到重创,世界时装产业格局将发生一定改变。

世界看中国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日大批奢侈品品牌陷入了业绩下降甚至债务危机。山本耀司所属的公司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日本百货商店从3000多家减少到2000多家;很多法国设计师没有资金、没有精力在时装周进行时装发布;“意大利制造”和“法国制造”的地位也受到全球众多权威媒体的质疑。然而,在欧美经济还处于低迷、徘徊时,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内销市场强劲增长。这引来全球各大奢侈品牌争相在中国展开圈地运动。

“全球人都知道,世界未来的市场在中国。”法国CHANEL公司总裁穆琳·琪凯特在2009年CHANEL新品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将会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开店的步伐。

经济危机的寒风把越来越多的国际奢侈品牌吹到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在全球消费市场地位不断上升。

今年的CHIC,海外馆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总面积较去年增加了15%以上。300多个国际品牌,带着他们的新设计、新眼光、新理念、新战略和与中国伙伴合作的热望莅临CHIC,把登陆CHIC作为开拓中国服装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个现象进一步说明,中国市场作为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其市场潜力受到海外品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服装业将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需要重新思考中国服装品牌在世界上格局中的位置和价值。

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时代,在越来越多的外国竞争者攻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我们应加快探寻由“服装大国”通往“服装强国”的路线图。

在加快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一些奢侈品品牌迫于经营压力,正积极向中国的一些投资商,或者是一些经营商投递橄榄枝,希望进行洽谈合作或收购,借此冲破危机。

2010年3月,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受邀到欧洲谈品牌合作。

其中一家是著名是时尚品牌,目前在中国已经有一部分市场。吴志泽提出只进行中国区域的收购,对方说什么也不同意,表示“中国区域不能拆开收购,必须要用一个整体的资产包去收购”;另外一品牌是意大利的二线品牌,这个品牌在欧洲做得比较好,但是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同样吴志泽只要求获得中国区的代理权,并且要求购买中国区的商标所有权。对方却表示,“除了中国以外,随便哪个国家都可以卖”。

吴志泽表示,这说明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对中国市场都很看好,甚至已经没落的品牌,对中国市场还是寄予很大的希望。

2009年,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正在积极制定战略,开拓中国市场。在巩固高端市场的同时,国际品牌开始向二、三线市场迈进。

未来,在中国,中国服装品牌开始由中低端向高端延伸,而国际品牌则推出二线品牌由高端向中低端渗透。这就直接形成了面对面的竞争。

所以,吴志泽认为,“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全面竞争的十年”。

从未有过的自信

“其实,中国品牌或主动或被动早已走进了国际舞台。”依文集团总裁夏华表示,现在全世界最好的品牌和我们在同一个空间下,在家门口“世界大战”已经开始。

在她看来,中国服装品牌已经是时装领域国际品牌的一份子。

“事实上,对于‘中国服装业的未来’这个话题我们在十年前,中国刚刚加入WTO的时候,在全国已经谈过一次了,那一次的范围更加广泛。但是上一次的讨论跟这一次的讨论有根本的区别,上次的讨论更多的是焦虑、迷惑,甚至是担忧,有的甚至是恐惧,觉得狼来了。这一次感觉更多的是自信,还有从容。”吴志泽说。

现在中国是一个服装大国,未来我们一定要打造成服装强国。对此,吴志泽非常有信心。

对于未来中国服装强国之路的前景,山东如意集团的董事长邱亚夫也显得非常有信心,他用两次去欧洲考察的情况对比进行佐证。

1998年,邱亚夫带队去意大利考察学习,发现中国与国际的差距是30甚至50年的距离,“可能有生之年都无法改善”。

2009年,他用三个月又跑遍了意大利、法国、日本和美国的工厂和市场,欣喜地看到中国纺织服装业已经发生了根本革命性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生产的面料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国外。在这次考察期间,如意的面料让法国设计师惊讶、震撼、敬佩,法国媒体对此进行大篇幅。

当邱亚夫准备买一件服装(非中国产的),专卖店的销售经理马上说:“你为什么不买中国的?中国的设计好,产品好,质量好,难道你买韩国的吗?你买日本的吗?”今年三个月,如意收购了意大利的一个服装厂,一个德国的服装厂。他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邱亚夫近距离接触他们的设计,整个营销,整个生产过程发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在工艺设计、市场营销能力、设计的文化品牌、文化内涵、科技水平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上有很大提高,中国已经有10%的企业不输于他们,而且是远远地超过他们。

同时,在2008年到现在两年的经济危机当中,中国纺织服装业“洗去了些许浮躁,多了一份理智,”在认真地在谦虚地找差距,寻找方向的同时,欧美以及日本等一些国家,他们一方面沉静于原来的百年辉煌,一方面找不到未来发展的路径。

中国在成长

“最近几年,一些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很有优势,也很有优越感,所以当中国品牌超越他们的时候,他们很不习惯。他们往往以撤柜来威胁我们的民族百货零售企业,这种现象现在发生很多。”在4月26日召开的全国服装行业工作会议上,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明说。

这表明,中国服装品牌已经很强大,足以让国际品牌产生危机感,同时,中国服装品牌还要更强大,我们要能够守得住中国市场,我们要敢于和这些所谓的国际一线品牌去竞争。

当然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

经过30年发展,中国服装业加工能力已非常深厚,深加工工艺技术已很规范,成长起一支高效高能的技术队伍,全球最先进的生产装备被很多中国企业所采用,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产业链各个环节,而且中国服装加工的核心竞争力正在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功能优势、效率优势、性价比优势转变。

完整的产业链,是中国服装业今后发展的物质保证。未来若干年,我国服装行业将从国内产业链快速发展进步、国际产业链服务对象瞄准中国服装行业、产业链的专业化发展和与服装行业整合的协调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更为强大的产业链基础优势。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与服装行业的结合也更为密切,对服装行业的服务更为实用到位,产品设计、研发的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

同时,中国国家经济发展了,国家强大了,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经济。国家强大了,我们的文化就会被世界所认可,我们这些服装品牌就会被世界所认同,附加值就会体现出来。

另外,未来15年内,我国人口仍将呈上升趋势、国民收入水平将持续增长、农村城镇化将进一步加速。随着住房、社会保障等得到妥善解决,衣着消费需求潜力有可能极大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国内奢侈品消费、个性化消费、功能性需求消费、乡镇需求性消费等新消费概念的出现和成长将派生新的市场机会和空间。

亚洲、南美洲、东欧等地新兴市场需求也将随经济文化发展而快速增长,不仅在数量需求上为我国服装出口提供新的机会空间,更为我国品牌服装走向国际提供一个良好契机。另外,占据全球服装消费绝对份额的欧、美、日市场已趋稳定,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早已接受和认可,并且已经开始逐渐接受“中国创造”的概念。

“现在的中国服装企业也跟10年前的企业是完全不一样的。”吴志泽表示。

10年前,最久的企业也只有20年的历史,现在已经30年的历史。30岁是壮年了,20岁还是青年,所以当时比较迷惑。现在中国服装企业无论是运作、内部管理、人才储备、全球视野等等,都能够跟国际上一流的服装公司看齐。

周少雄也表示,最近10年中国服装品牌发展非常快,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既有一些销售额比较大的大众品牌,也有一些出自于设计师的创意跟定位比较精准的个性化品牌,中国服装品牌发展越来越国际化。

在今年的CHIC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规模,不同风格,不同定位,不同发展阶段的本土品牌在共展风采的同时,也在全力发挥出各自的竞争优势,纷纷重点推出许多适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走向的新风格品牌。企业的表现是前所未有的清醒和务实,其种种举措也是前所未有的要旨明了诉求准确且准备充分。

我们惊讶于其方式、产品、定位的独创与新颖,这一切的举措和思维,凸现企业在不断创新。而“创新”便是中国由“服装大国”走向“服装强固”的永续动力所在!

当然,30年的深厚积淀,将促使中国服装产业在一个更加系统化和复杂化的平台上存在和发展。中国服装业整合、调整、提升的“变革”时期即将到来,一个集产业、品牌、商务、文化、资源价值、商业规则、社会责任等为一体的系统运营化竞争时代也将不可避免。

周少雄也表示,“中国服装品牌竞争时代才刚刚开始。”

开启强国之路

“金融危机打破了旧秩序,新的秩序还未形成。后危机时代,真真切切的转型拐点出现了,产业调整开始了。”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在多种场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指出,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确定“十二五”规划的一年,更是谋划今后10年、15年发展的一年。中国服装业在完成规模扩张使命后,以价值创新为核心的品牌发展,将成为历史新任务。“中国服装产业要抓住后危机时代走势,用全球化眼光,用未来10到15年,积极谋划并实践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中国‘服装强国’之梦。”

“服装行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蒋衡杰表示,问题是要找到我们的出路,对未来发展要有一个规划。

在他看来,现在是中国由“服装大国”走向“服装强国”的最好机遇期,“世界上没有后悔药,错失这个机会将会犯下严重的历史错误”。

很显然,未来10年是中国服装走上“强国之路”的关键10年。

2009年初“纺织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成为服装行业建设服装强国的促进剂,也成为探路未来服装强国的第一份可行性规划。

而中央“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的定位重申,使中国服装业的“强国之路”更显得意义非凡。

200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财政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发展的知道意见。七部门与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共同参与组建了推进服装加快自主品牌的建设会商机制,政府部门将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服装自主品牌的建设。

这就为我国服装业走上“强国之路”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强国之路’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方向,只是现在这个方向越来越明晰了。”在今年的中国服装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

在他看来,打造中国服装自主品牌,历经了二十几年的探索、实践、学习、开放,如今已经从启蒙阶段到了开拓发展提升的新的时期。发展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业从“大国”走向“强国”的一个自觉的行动。

来源: 中国纺织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历史 服装 发展 道路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