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内蒙古羊绒变粗为行业发展敲响警钟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2-04-11
资讯导读:山羊绒有纤维钻石美誉,内蒙古是名副其实的纤维钻石之乡。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山羊绒主产区,内蒙古山羊原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占

山羊绒有“纤维钻石”美誉,内蒙古是名副其实的“纤维钻石”之乡。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山羊绒主产区,内蒙古山羊原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占全国总产量的1/2,生产的羊绒产品60%出口,占全球市场近80%的份额。羊绒产业是该自治区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但是近年来山羊绒品质有所变化,特别是代表优质山羊绒特性指标的细度指标在逐渐变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山羊绒制品的质量。该自治区政府正组织技术攻坚力量,与牧民携手协力,打一场改良和提高山羊绒品质的攻坚战。

山羊绒细度缘何增粗

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二郎山白绒山羊、阿拉善白绒山羊、乌珠穆沁白绒山羊等,均为国内优良的白绒山羊品种,所产羊绒具有纤维细、强力大、光泽洁白、一致性好的特点。判断山羊绒的品质,最重要的特性指标之一就是细度指标。一般而言,平均直径超过15.5微米的山羊绒品质就会下降。

就内蒙古地区而言,山羊原绒已明显变粗。平均直径已经由10年前的15微米以内变为现在的接近15.5微米,而且特细型原绒的产量比例已经很小。内蒙古地区山羊原绒特细绒的减少是导致内蒙古地区山羊绒细度整体变粗的主要因素。从山羊绒国家检验和公证检验的结果看,2000年之前内蒙古地区山羊原绒和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都在15微米以内,1999年内蒙古地区国家检验的山羊原绒平均直径为14.68微米,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为14.82微米。而到了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以后,内蒙古地区山羊绒细度明显增粗。内蒙古纤维检验局对2004年~2010年的山羊绒质量检测结果显示,山羊绒平均直径由2004年的15.25微米增加到2010年的15.85微米。据调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阿尔巴斯、二郎山、阿拉善白绒山羊所产平均直径在14.5微米以下的特细型山羊绒占多数,而现在细度在14微米左右的羊绒很少,占总产量不到3%,优质山羊绒成了稀缺产品。

山羊绒增粗是自然演变的结果吗?不是,纯属人为原因所致。由于优质细山羊绒产量低,虽然品质好,但收购价格与粗山羊绒一样,优质不优价,农牧民为追求较高经济效益,因而用产量高、细度粗的辽宁盖县绒山羊进行杂交,从而提高了内蒙古本地绒山羊的产绒量。人们把这种杂交叫“倒改”。这种连年不断的“倒改”,加上盲目发展绒山羊、养殖区环境的破坏,致使优良绒山羊品种严重退化,羊绒质量在无奈中大幅降低。据统计,2005年全区山羊存栏数为2962万只,羊绒产量为6395吨,每只山羊单体产绒量为215.8克;而到了2009年,山羊存栏数为1752万只,减少了1210万只,绒产量为7375吨,增加了980吨,山羊单体产绒量几乎增加了1倍,达到420克。好在大家已经觉察到这种增产代价的沉重,正在回船转舵,从单纯求量转向同时求质。这种努力,从鄂尔多斯市举办绒山羊赛羊会的情况可以看出。2008年比2006年羊绒平均细度成年种公羊降低0.92微米,育成种公羊降低1.9微米;平均产绒量成年种公羊增加155.83克,育成公羊增加235.8克。表明该地区山羊种公羊呈现出羊绒逐年变细,产绒量不断提高,羊绒综合品质得到一定改善的趋势。

多措并举重振产业优势

山羊绒的品质虽然涉及多项指标,但关键是细度问题。这个矛盾解决了,内蒙古山羊绒再振雄风、重现光彩就不是梦。记者通过采访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大家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山羊绒细度变粗导致山羊绒优良特性逐渐减少的问题,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牧民的足够重视。认识到必须采取迅速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改变山羊绒品质继续下滑的趋势。

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要完善山羊绒国家标准体系,着手制定山羊绒国际标准,解决标准和方法不统一、管理不科学对山羊绒优势资源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加大对山羊绒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打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保护山羊绒珍贵优势资源。毛绒纤维地方立法也是关键。专家建议,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毛绒纤维监督管理条例》,将推行标准化生产、羊绒收储制度、建立毛绒生产合作组织、经纪人制度、净毛绒计价、质量监督、羊绒鉴别检验、公证检验制度等列入法规调整的范围。还要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扶持羊绒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按照扶优扶强限劣、整合产业资源、创造国际品牌、提升羊绒产业竞争力的原则,制定羊绒产业发展的税收、金融、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引导羊绒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效益优势转变。

第三,运用好价格杠杆,真正实行优质优价,尽快建立山羊绒优质优价体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山羊绒的品质问题。扶持牧民合作社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建立规范化的市场流通渠道,还利于民。鼓励牧民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将优质特细型山羊绒单独包装出售。引导和扶持加工企业对优质山羊绒采取合理的高价格收购,必要时在实行前期国家在产业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性引导。

第四,大力推行绒山羊养殖标准化,推进羊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绒山羊养殖标准化基地建设投入,建立保种、育种基地,培养优良种群、饲养优良绒山羊品种,按照标准化要求,实行科学饲养,精细管理。按照羊绒加工企业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白山羊绒。尽快建立优质山羊绒种质资源繁育基地,防止阿尔巴斯、二狼山等优质绒山羊资源绝种,努力促使其重放光彩。

第五,有关地区应该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的优质山羊绒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鼓励山羊绒加工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为培育自治区的山羊绒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