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万事利屠红燕:寻找丝绸文化的力量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家纺品牌 发布时间:2013-03-12
资讯导读:  丝绸以其水,般的质感、月光一般的华彩而备受喜爱。屠红燕,这位丝绸宫殿中的女主人便带着犹如丝绸般的气质。从母亲沈爱琴手

丝绸以其水,般的质感、月光一般的华彩而备受喜爱。屠红燕,这位丝绸宫殿中的女主人便带着犹如丝绸般的气质。从母亲沈爱琴手里接过企业的时候,屠红燕才刚刚30岁出头,而如今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位优雅女子已经将丝绸的灵魂华美展现,在传承中华悠久灿烂文明的同时,再次将中国式的美丽、尊贵与奢华传播到全世界。

人物名片:屠红燕1971 年出生于杭州,深圳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2004年毕业于则将大学EMBA。屠红燕现任万事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通过在日本、欧洲等地留学考察及在万事利生产、设计、管理等各部门的历练,现已成为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思想的万事利新一代管理者,成为新一代杭商的领军人物。

北京奥运会上,“青花瓷、粉红、国槐绿、玉脂白”等系列领奖礼服,在世界面前惊艳;上海世博会,融合中国金石文化和丝绸文化于一体的《世博会参展国政要金石印谱》,作为国礼赠与195位国家元首;广州亚运会的开闭幕式上,所有参赛运动员全部佩戴着亚运“志愿彩”登场,成为新时代志愿精神的标志。所有这些令人振奋的事件,都与一位女性相关,她就是屠红燕。这位“创二代”自接班以来,不但成功带领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更通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等活动,使中国丝绸以奢华、精致的全新形象进入了全世界的视线,让中国文化在方寸之间传至万里。

Q:时尚周末 A:屠红燕

记者:您真正意义上的接班是什么时候?

屠红燕:我是在万事利成长起来的。1994年5月4日,我开始进入到这个企业,进来的时候先跟着师父,从业务员做起。真正意义上的接班是2005年,从子公司的总经理调任到了集团的执行主席。

记者:虽然是母女,但是每个人的观念肯定是不一样的,在您刚接手企业的时候,您和您母亲之间会不会有冲突。

屠红燕:这个一定会有,有冲突是正常的,没有冲突才是不正常的,因为两代人成长的环境不一样,受的教育不一样,视野不一样,但是我们俩之间很少吵架。

记者:近十年来,丝绸行业经过大浪淘沙,很多当年很知名的企业都寂寂无为,惟有万事利脱颖而出,您觉得这一路最大的契机是否和万事利将丝绸和文化结合,并且参加几次世界级大会有很大的关系?

屠红燕:在90年代,觉桥这一带都是丝绸厂但是后来几乎都倒闭了,万事利是乡镇企业转型之后生存下来的丝绸厂。能够生存下来并发展起来,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万事利坚持实业不放弃的决心。因为我们看到了丝绸既是一种面料,更是一种文化,所以在2004年后,我们万事利进行了转型升级。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可以说,丝绸在中国和世界,是一种有特殊影响力的载体。我们当时就抓住了机遇,把丝绸从传统的产品往文化方面发展,通过APEC会议、奥运会等国际活动,我们展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这些经历给了我们信心,能够把文化融入到丝绸当中才是艺术品,才真正让我们看到了丝绸的价值。

记者:作为中国的丝绸企业,您觉得自己最大的责任在哪里?

屠红燕:我们的丝绸产品和国际大牌其实在面料上已经没有差距了,因为中国800%A级以上的丝绸布全部会出口到日本、法国、意大利,包括爱马仕用的原料也是中国提供的,在做工上我们也不亚于他们,但是我们在设计理念上与他们还有差距。我们中国很多么喜欢国外的品牌,因为我们自己的品牌还没有起来,我们做中国的丝绸企业,应该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丝绸文化。这些年,我们万事利所做的努力,正是为了改变丝绸的这种现状,使中国丝绸产业更高更强。 

来源: 中国家纺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