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改善棉花种植 促进生产消费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3-04-24
资讯导读:面对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和消费量下滑的趋势,世界上一些棉花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正在试图寻找能够让棉花更具有吸引力的新方法,

面对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和消费量下滑的趋势,世界上一些棉花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正在试图寻找能够让棉花更具有吸引力的新方法,并积极采取措施促使棉花产业彻底转型,推动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棉纤维使用量在纤维加工量中的占比有所下滑,全球棉花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生产及消费。未来的棉花产业将会实现持续发展,全球棉花消费仍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棉花种植及消费下降引担忧

  

   近几个年度以来,全球棉花消费量都有所下滑。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09/2010年度、2010/2011年度、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分别为2580万吨、2480万吨、2310万吨,三年内呈现下降趋势。预计2012/2013年度基本同比持平。而化学纤维在纤维使用量中的比重正在逐步提升。

  

   与此同时,全球棉花的种植面积也呈现减少趋势。美国棉花总会的调查显示,预计2013/2014年度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将从2012年度的1220万亩降至900万亩,同比下降26.8%。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数据,由于种植面积减少,预计2013/2014年度巴西产量将降至约130万吨,同比下降7%。根据中国农业部及中国棉花协会等有关部门的测算,预计2013/2014年度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将降至7000万亩以下,是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面对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和消费量下滑的趋势,世界上一些棉花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对于全球棉花未来的生产及消费产生了一些担忧。对此,许多国家正在试图寻找能够让棉花更具有吸引力的新方法,并积极采取一些措施使棉花产业彻底转型,促进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改善种植促进生产消费

  

   根据有关信息,一些国家正在从棉花种植方面着手研究,提倡先进、环保概念,提供和推广更优质的棉花。

  

   由一些国际组织构成的BCI(更优棉花倡议机构),计划培育和发展“更优棉花”,减少棉花种植对全球性环境、社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作物保护措施带来的有害影响,有效使用水资源,关注土壤健康,保护纤维品质,推动棉农的体面劳动,通过有效地组织棉花生产,改善融资渠道,提供培训等更好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棉农收入,使棉花种植更有利于棉农,改善种植环境,实现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BCI已经在中国、巴西、西非、东非和土耳其等国家进行实践。

  

   澳大利亚凭借物流较为发达的优势,棉花出口量占全球棉花出口量的比重约10%,从长远看,其棉花出口面临着棉花质量、品种等方面的挑战。对此,澳大利亚正在实施BMP(分级最佳管理方法)计划,把农场的实际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制定出一套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管理制度,最终以此对棉花进行分级。由此,该国业内人士对于棉花消费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从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来看,澳大利亚的棉花出口量自2008年以来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未来棉花消费量保持乐观

  

   近年来,全球棉花消费量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基于纤维使用总量的稳定增长,以及人们对健康、环保、舒适性的追求,未来棉花的实际消费量依然保持乐观。

  

   作为全球第一大棉花生产及消费国,中国棉花产量近年来基本稳定,尤其是新疆自治区棉花产量不断增长,单产不断创新高,国内也在积极推广机械化种植并提高棉花品质。在国内外棉花高价差的情况下,棉花进口需求保持较高。由于棉花进口配额数量有限,以40%关税方式的进口数量增长较快,棉花消费需求基本稳定,十几亿人口的内需是棉花消费量的有力保障,未来仍存在一定增长空间。

  

   作为全球第二大棉花生产及消费国,印度棉花产量基本稳定,消费量不断增加。印度有关人士认为,虽然非棉纤维发展较快,但并没有对棉花形成挑战,棉花消费及纺纱能力也都在增长。

  

   由此看来,未来全球棉花消费依然保持乐观。
 

    近4年全球棉花消费量                       近3年全球主要生产国棉花产量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来源: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