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订单转移蕴含机遇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进出口 发布时间:2013-05-10
资讯导读:订单转移是近年让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无法回避的难题。由于成本上升,一些原来属于中国企业的订单,转移到中国周边成本更低的东

订单转移是近年让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无法回避的难题。由于成本上升,一些原来属于中国企业的订单,转移到中国周边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去了。

4月下旬,由日中经济贸易中心主办的日本中国纺织成衣展(简称CFF)在大阪MYDOME展馆举行。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6000平方米,来自中国12个省市46个城市的258家企业和1家韩国企业共259家企业以327个展位规模展示最新商品以及服务。参展企业的对日年出口总额为25亿美元,占到中国对日服装出口额的10%。展会到会客商达5360人。记者有展会上采访了解到,近年中国服装对日出口订单转移有加剧的趋势。

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记者这一判断。近日有媒体报道,2012年日本进口中国服装时隔10年跌破80%。日本纺织品进口商协会近期统计数据显示,在日本流通的服装中,进口产品比率约为96%。该协会根据贸易数据进行的调查显示,2012年日本服装进口额为2.5985万亿日元,较2011年增长3.2%。日本从东盟的进口额正在增加。从进口额来看,2012年,日本从印度尼西亚的进口同比增长60.9%,从越南的进口同比增长18.2%。由于东南亚人工成本比中国低很多,现在一些日资企业正加大在东南亚的投资。

有业内人士分析,作为中国订单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东南亚一些国家发展纺织业,除了成本低的因素外,还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新建的工厂,有的投资规模很大,使用的设备很先进,具有完成基础产品的规模生产优势。但同时,其后发的弱势也很明显。首先,产业链不完善。面辅料的采购还得依靠中国市场。其次,工人素质较低,导致生产效率远不如中国高。再次,距离日本较远,交货期保障方面远不如中国企业。另外,语言沟通困难。东南亚讲日语的人少,主要通过英语与日本人沟通,而不像中国有大量精通日语的业务人员。还有生活条件不如中国沿海城市便利也是弱势。

据日本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生活条件的不便,语言沟通不畅影响到了日本在东南亚投资的进度。多年前,日本贸易商在探寻解决利润下降的难题时,提出“中国加一”策略,即是把生产基地设在中国的同时,又在中国周边国家再设一个生产基地。几年的实践表明,日本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会寻求中国以外的一些生产基地,这种动向一直在继续。但目前来看,做为日本市场大批量供给基地依旧只有中国。而且有些日本贸易商更希望中国企业加大在东南亚投资设厂的机会,利用东南亚成本低的优势,为日本贸易商组织价格更低的货源。

中国企业也有这方面的成功探索。在本届CFF展上,山东佰宜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岩向记者透露,在日元贬值,国内人工工资还在上涨双重压力下,中国供应商成本上涨的压力不断。这样,一些基础性产品的订单,中国企业很难做下去了。以前一些走量的基础产品,佰宜是自己加工。现在国内成本上涨后做不下来,佰宜把接到的这样一些订单拿到东南亚去加工。利用东南亚低成本的加工能力,完成国内加工无利可图的订单。这种做法,保住了佰宜一些附加值低、走量的订单。

佰宜的做法,或许能为面临成本压力的中国供应商带来些启示。东南亚低成本的加工优势应为中国企业所用。除了探索“走出去”到东南亚投资设厂这种方式外,贸易服务水平日益提高的中国供应商,应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用东南亚的工厂来完成自己的订单,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在贸易链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