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物美价廉,热带植物纤维为何渐行渐远?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科技 发布时间:2013-07-11
资讯导读: 椰子和香蕉一直都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并且经常吃到的热带水果,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它们也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最多也最为成熟的两种热带植物纤维。其中,蕉麻也被称为马尼拉麻,取自多年生草本植物麻蕉树干周围的叶鞘。麻蕉是香蕉的近亲,由于其茎和叶子跟香蕉树相似,果实也跟香蕉差不多,所以从其植物叶柄中提取的纤维就叫做蕉麻纤维。而椰子纤维则是从椰子果实外壳中提取出来的丝状纤维物质。

 椰子和香蕉一直都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并且经常吃到的热带水果,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它们也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最多也最为成熟的两种热带植物纤维。其中,蕉麻也被称为马尼拉麻,取自多年生草本植物麻蕉树干周围的叶鞘。麻蕉是香蕉的近亲,由于其茎和叶子跟香蕉树相似,果实也跟香蕉差不多,所以从其植物叶柄中提取的纤维就叫做蕉麻纤维。而椰子纤维则是从椰子果实外壳中提取出来的丝状纤维物质。

  蕉麻纤维具有强度大、有浮力和抗海水侵蚀性好等特点,主要用作船用绳缆、钓鱼线、吊车绳索和渔网。椰子纤维具有防潮、透气、防腐、防虫蛀霉点的优点,目前一般用于制作棕垫以及沙发填充物等方面。但是,不论是蕉麻纤维还是椰子纤维,其加工量占原材料总量的比例都小得可怜,市场上也难得见到其纤维产品。天然热带植物纤维的未来会何去何从,着实让人难以捉摸。

  不服水土的蕉麻纤维

  蕉麻的别名叫马尼拉麻,主要是因为其产品的绝大部分都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港出口。由此看出,这种植物纤维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国。实际上,蕉麻的原产地和主产国都是菲律宾,其占到了全球蕉麻产量的90%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由于战争的需要,将蕉麻植物引种到了中美洲的厄瓜多尔等国。目前,中美洲厄瓜多尔和危地马拉两国成为了蕉麻的另外一大出口地。早在1957年,我国就曾经将蕉麻引入到广东省的东莞和海南省的儋县等地进行试种。然而,由于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客观生态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最后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蕉麻纤维在天然植物叶纤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并且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同时,由于蕉麻纤维的纤维束的平均长度为1米到3米,居热带硬质纤维首位,因此,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蕉麻纤维被大量用于制作渔网、钓鱼线、船用绳缆等产品。另外,在蕉麻原产地菲律宾也有一部分蕉麻纤维被用于制作地毯、桌垫和纸。还有一部分蕉麻内层纤维可不经纺线而制造出耐穿的细布,菲律宾当地人也用这种纤维来制作衣服和鞋帽。记得2007年菲律宾主办东亚峰会时,作为给此次峰会的精心献礼而为16个与会国领导人准备的菲律宾特色传统服装——巴龙衫,就是以蕉麻纤维和菠萝纤维为原材料,再由手工编织而成的。据了解,蕉麻植物栽种以后一般经过一年半左右即可开始收割蕉麻纤维,并且能够连续不断收割10年之久。目前,在蕉麻纤维的最大产地——菲律宾,蕉麻的种植、收割和初加工基本上还是处于小农种植的原始模式。也就是说,菲律宾农民是单家独户为单位进行蕉麻纤维的生产,一直没能形成蕉麻生产加工的规模化和机械化。这也是制约菲律宾以及全世界蕉麻纤维行业发展的一个短期内无非逾越的障碍。和大多数天然植物纤维一样,蕉麻纤维的收割和初加工也是一项劳动力密集程度非常高的

  工作。菲律宾的农民们首先要将含有蕉麻纤维的外层从叶柄一端割开剥下,并使其形成条状。然后,再将这些条状叶片挤去肉汁,分离出纤维。这也就是我们传统上说的“刮麻”。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在菲律宾挤去蕉麻叶肉这一过程主要还是以手工为主。由于当地生产水平落后,连普通的手动刮麻机械都非常少见。这就导致了菲律宾出产的蕉麻纤维不但出麻率低(约在1.5%~2%),并且其纤维长度也相对比机械剥麻产出的蕉麻纤维短。

  反观从菲律宾引种并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蕉麻纤维出口国的厄瓜多尔,由于该国的蕉麻主要在大型种植园中生产,并且广泛采用机械方法对蕉麻进行后期加工,所以,厄瓜多尔的蕉麻纤维质量以及单位面积产量都要明显优于蕉麻原产地菲律宾。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无论何时何地,生产设备、工艺、技术都是决定纤维质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各种价廉物美的化学纤维大量涌现之后,蕉麻纤维在用于绳缆等制作的传统领域已经被逐步取代。近几年来,蕉麻大多被制成浆并加工成茶叶袋、肠衣、纸币、卷烟纸和高级书写纸。目前市场上约有80%的蕉麻是以纸浆的形式在进行贸易,而不是以纺织服装用原材料的蕉麻纤维来进行销售。实际上,长久以来,全世界各国对于蕉麻纤维的服用研发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

  菲律宾等蕉麻纤维主产国没有对其深入研发的实力,而有研发推广实力的外国企业又对蕉麻纤维用

  来制作纺织服装产品信心不足。我国的一些科研院所对于蕉麻纤维的纺织服装用研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目前主要还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现在国内的服用蕉麻纤维一般可以达到300~500公支左右,能混纺或纯纺,但纱的支数不是很高。通俗地说,就是如果用蕉麻纤维纯纺只能纺到1~3公支,可以做绳索或麻袋等,但做服装面料还不合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初,一家菲律宾公司制造出了用40%的蕉麻纤维和60%的聚酯纤维混纺的粗斜纹布。并且还用这种蕉麻纤维布料生产出了2500条牛仔裤投放到了日本市场。这一情况一方面充分说明了国际纺织服装市场上倾向于使用天然可再生绿色材料替代化纤和塑料的愿望已经越来越明显,另外一方面也说明菲律宾对蕉麻纤维制品的深入开发已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目前,在菲律宾有大约10万农民依靠种植加工蕉麻纤维为生,其产量占到了全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历史上,日本、中国和英国一直都是菲律宾蕉麻纤维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但是,由于受到欧债危机以及中菲黄岩岛事件的影响,菲律宾蕉麻纤维出口量也在逐渐减小,而其自身加工蕉麻纤维的能力又仅占其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以菲律宾为主的全球蕉麻纤维行业前景现在也只能用“扑朔迷离”来形容。

  韬光晦迹的椰子纤维

  众所周知,椰子是我国南方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水果之一。椰子纤维其实就是利用取走果肉和椰汁之后废弃的椰壳经过浸泡、敲打、除杂、晾晒之后获得的天然木质纤维素纤维。由新鲜绿色的椰子壳中提取的椰纤维呈金黄色,而干燥后的椰子壳中提取的则为棕色。椰纤维是一种无公害、绿色环保的纯天然纤维原材料,具有韧性强、防潮、透气、抑菌等特性。目前,椰纤维大多用于棕垫的生产加工,以及坐垫、床垫、沙发的填充物等。

  由于椰子纤维属于椰子果实的副产品,其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市场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另外,在椰子纤维被开发利用之前,废弃的椰壳一部分被用来作为燃料使用,还有一部分则直接丢弃于野外。但是,椰壳不论是燃烧还是丢弃都会对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对于椰子纤维的深入研发利用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能促进人民群众的增收,可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不过,目前我国用于工业加工制造椰子纤维的椰壳仍然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椰纤维床垫因其环保、低碳而且透气防潮,所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实际上在我国床垫市场中,椰纤维床垫由于性价比较高所以它的市场占有量也比较高。 然而,少数不法厂家为追求高额利润,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一些低劣的辅料从而导致椰纤维床垫成为了低档床垫产品的代名词。

  我国目前全棕床垫中只有椰棕即椰纤维和山棕两种,它们在材质上只有软硬之分,质量差距不大。其主要质量问题还是出在椰纤维片的制作过程中,部分厂家为了增强椰纤维片的强度和硬度,盲目加入了大量的胶粘剂。虽然这样做使得椰纤维片的物理性能得到了提高,但劣质胶粘剂中的甲醛就会不断释放出来,从而造成了椰纤维床垫整体的甲醛严重超标。

  近年来,椰子纤维的拓展用途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经在荒漠化治理、市政绿化、河道护岸等领域被广泛使用的椰纤维网和椰纤维植被毯属于其中较为成功的两种产品。据了解,椰纤维植被毯是一种采用椰纤维经过冲压针刺制作而成的,呈长方形网状结构的植物生长基带。椰子纤维网则有很强的吸水保水能力,并且固定在沙化的地上还不怕冷热,两三年之内不会腐烂。沙土被网罩着不易流动,同时在椰子纤维网上种草栽树,待植物长起来,几年后椰子纤维网自行降解为有机土壤,其生态效果更为明显。

  另外,在谈到椰子纤维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及椰炭纤维。椰炭纤维主要分为聚酯基和粘胶基两种。聚酯基椰炭纤维是首先将椰子纤维加热到1200摄氏度,使其高温碳化之后得到活性炭,再与聚酯混合并添加其他化学物质形成椰炭母粒,同时以聚酯为载体稀释,最后抽成椰炭长纤或者短纤。粘胶基椰炭纤维则是将椰炭粉末、分散剂、软化水混合研磨制成浆料,经过搅拌过滤之后再与粘胶溶液均匀混合最后进行纺丝。

  目前椰炭纤维面料已经被大量用于运动服、内衣、床单、袜子等纺织服装领域。实际上,椰炭纤维和竹炭纤维的原理及功能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原料不同以及椰炭纤维成品面料的手感比竹炭纤维面料略感粗糙而已。椰炭纤维中的椰炭也形成一种多孔渗水的表面,能快速大量吸收湿气,迅速扩散和挥发,保持干爽透气的效果,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服用感觉。最主要的是椰炭纤维的成本更低,由它制造的纺织服装产品的价格相应也比较低廉,非常有利于大面积推广。

  不过,椰炭纤维纺织服装产品市场上鱼目混珠、指鹿为马的现象也十分泛滥。有一部分不良企业宣称

  椰炭纤维纺织品不仅具有吸湿排汗等功能,还兼有保健、美容、养颜等一系列功能。实际上,这些夸大的

  宣传广告都是厂商忽悠消费者的常用手段。

  据了解,现在的椰炭纤维纺织品无非是把少量的高温炭化的椰炭微粒,熔入到聚酯或粘胶纤维中喷丝、纺纱、织造、整理、缝制而成。其中聚酯基质的椰炭纤维中椰炭粉末的含量一般在2%~3%之间。而粘胶基质的椰炭纤维的椰炭粉末含量稍高一点,也就在4%~10%之间。只有椰炭粉末含量超过5%的椰炭纤维才基本具有负离子发射浓度高、抑菌、抗菌以及明显的紫外线吸收和远红外发射功能。并且,现在充斥市场的很多椰炭纤维纺织品,为降低成本,其椰炭粉末含量不到1%,如此低的含量没有或根本体现不出椰炭纤维纺织品应有的功能,也不过是仅仅类同于一般的纯化纤或人造纤维织物。

  总的来说,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于椰子纤维的开发利用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首先就是使用椰子纤维带来的环保效应。由于椰子纤维是利用废弃的椰壳来提取的,所以对于解决以往随意丢弃椰壳带来的污染有一定的帮助。其次就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众所周知,海南岛是我国椰子产量最大的地方,而在海南本地纺织服装用纤维的开发利用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毋庸置疑的是,椰子纤维行业的发展不但能够起到一定的带动海南当地经济上升的作用,还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带动海南的纤维检验、检测力量的发展。

  随着人们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生活品质、品位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环保纺织品越来越受市场欢迎,椰纤维的开发正符合了这一发展潮流。目前,由于消费者对椰纤维的认识还不足,它的应用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相信不久以后,椰纤维就会在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各个领域中崭露头角。

  提高附加值是热带植物纤维的出路

  蕉麻纤维和椰子纤维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热带植物纤维相对于其他成熟的服用纤维来说,不论是在研发、推广、宣传以及销售等方面都是相对落后的。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它们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作为绳索、渔网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原料使用的。这种存在的方式本身就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当遇到价格更低、性能更好的新型化纤出现,或者是遇到目前这种人工工资高涨等现象的发生,这类天然纤维就很可能被市场所淘汰。实际上,这也是我国包括棉花、蚕丝在内的各种天然纤维所面临的问题。

  如何提高热带天然植物纤维产品的附加值是促使蕉麻纤维和椰子纤维行业良性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谓附加值就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减去原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价的差价。提高纤维产品附加值的方法归根结底无外乎两条:其一就是原有的销售价格不变,降低产品成本;其二就是促使消费者因为产品或者服务承受更高的价格,从而使产品附加值增加。在目前物流、原材料、人工费高涨的背景下,纺织服装纤维企业要想实现第一点几乎很难办到。不过,提高纤维产品附加值的第二个方法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大研发新产品的力度来实现。

  我们以椰纤维为例来分析,同样的椰纤维被搓成绳子销售的价格自然不如做成床垫的价格高。但是,当同样的椰纤维被深加工之后制作成椰炭纤维的服装其售价比做床垫又高出了一大截。椰子纤维的附加值高了,企业的利润自然也就提升了。有了利润的纺织服装企业又可以拿出一部分利润投入到继续研发新产品过程中去,如此良性循环则企业必然能取得长足发展。这就是加大纤维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提高附加值的实例。

  另外,就提高纤维质量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来说。菲律宾和厄瓜多尔两国的蕉麻纤维出口情况就是现实的例子。菲律宾农民在生产加工蕉麻纤维的过程中,由于刮麻基本靠手,所以其生产的蕉麻纤维质量就差,产品出口也就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厄瓜多尔基本采用机械化生产加工蕉麻纤维,其质量优异,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由于笔者个人水平有限,在这里的分析还有很多不足,或者不详细的地方。但总的来说,提高热带天然植物纤维产品附加值必须从降低成本和让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两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它们的附加值。

  热带天然植物纤维的原材料种植规模无疑是相当庞大的,但同时我们对于它们的开发利用又是相对滞后的。在目前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服装消费大背景下,热带天然植物纤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对它们进行研究和开发,在我国纺织服装市场上必然会有热带天然植物纤维及其制品的一席之地。

来源: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