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运动品牌转战户外市场 户外行业竞争加剧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3-09-07
资讯导读:由于大量库存,从2012年开始直至2013年上半年,中国六大运动品牌的主要任务就是消化库存。除了打折降低库存的“被动”方式外,各大体育品牌也在主动自救,开始向户外领域拓展。随着运动品牌纷纷转战户外用品市场,户外用品行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北京某大型商场探路者店铺前,虽然满眼写着打折,但消费者依旧寥寥,其他户外或者运动服装的卖家情况亦如此。

根据半年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探路者营业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35.29%,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63.12%。但公司同时也出现了运动品牌高库存的苗头。2013年一季报显示,探路者存货为2.54亿元,相比年初库存大增55.8%;到了2013年6月底,探路者存货下降至2.07亿元,但较年初仍增长26.25%。

 而在高库存的夹击下,探路者开始了转型之路。

  运动行业遭遇高库存难题

由于大量库存,从2012年开始直至2013年上半年,中国六大运动品牌的主要任务就是消化库存。

由于库存过高,各大运动品牌频频打折,也间接导致业绩大幅下降。2013年上半年,安踏、李宁、特步、361度、匹克、中国动向营业收入、净利润全部双双同比下降。同时,国内各大运动品牌也开始大规模关店。媒体曾报道,2013年上半年,安踏、李宁、特步、361度、匹克、中国动向六大品牌关闭门店数量合计高达2249家。

除了打折降低库存的“被动”方式外,各大体育品牌也在主动自救,开始向户外领域拓展。传统的体育品牌如阿迪达斯、李宁、kappa等陆续推出了户外产品系列,体育用品向户外产品的转型趋势越发明显。记者在一些卖场发现,部分运动品牌的部分服装和鞋款上还标明了“防水”、“透气”等户外用品的特有标签。而据记者观察,一般打上户外标签的鞋子、服装售价也要比普通类似产品的价钱高出近一倍。

终端消费持续不振以及国内外著名运动品牌在不景气的背景下纷纷转战户外用品市场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户外行业竞争的加剧。根据coca提供的《中国户外用品市场2012年度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户外用品年度品牌数量已经达到823个,较2011年同比增长14.78%,户外用品行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作为国内户外行业的龙头之一,探路者尽管业绩依旧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增幅已有所减缓。与此同时,探路者也悄然出现了高库存的端倪。2013年半年报显示,探路者存货达2.07亿元,较年初增长26.25%。

不仅如此,探路者的其他一些财务数据也令人关注。2013年上半年,探路者的应收票据余额大增2031.94%,其他应收款余额也增长了116.98%。而应收款项的大幅增加,也使得201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出1.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2亿元,现金流情况有恶化的趋势。

有分析称,目前受制于户外配套场所、设施及消费能力有限,我国户外用品消费目前主要集中在徒步、登山、摄影及垂钓等基础户外运动穿着类消费,而露营、房车野营等户外装备类消费占比较低。目前部分户外品牌只是单纯跑马圈地,品牌定位雷同、产品款式相似。我国目前户外的潜在市场大但高端购买力不足,产能过剩也成为行业隐忧。

责任编辑:李晓霞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 亚洲纺织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