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出现的用工荒,除了经济回暖带动用工需求增加、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输出减少这些原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些企业在待遇、保障等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外来务工人员在企业工作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有媒体和专家认为,春节后出现的用工荒其实也是一种“待遇荒”,要在短期内破解用工荒,应该提高务工人员包括工资、保障、工作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待遇,以待遇留人。
许多外来务工者渴望涨工资
提高务工人员的待遇,首先是要适当增加务工人员的工资。外来务工人员不远千里来绍打工,为的就是能多赚点钱回家。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我县普工的月工资大多为1200元至1500元左右。但在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四川,普工的月工资也已达到1000元,大量农民工选择就近择业,即使外出打工,他们的心理价位大多为月工资2000元左右。工资上的差距,导致不少外来务工人员选择留在本地或转向收入更高的周边地区。
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也是工资待遇的一个重要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彭军去年在我县的一个工地做电焊工,由于平时每月只能领到900元的生活费,到年底结算的时候还要扣一部分工资。彭军春节后结清工资就主动辞了职,重新到县劳动力市场找工作。
关注新生代务工人员的追求
提高务工人员待遇,其次是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魏明悦主任认为,现在出来务工的,很大一部分已是新生代务工人员。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代务工人员不同的是,新生代务工人员除了关注工资这个最直接的利益外,工作生活环境、业余文化生活、发展空间等也是他们选择企业的一个重要考虑。一家工作环境恶劣、经常加班的企业,哪怕工资上有些优势,但在新生代务工人员眼中的吸引力也不会很高。
一些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
其实,我县也有一些企业在待遇留人上做得比较到位,春节后也没有出现大多数企业面临的用工荒现象。地处平水的力博集团骆总介绍说,全公司1000多名一线职工去年的平均工资为2.6万多元。除了工资上不亏待职工外,公司还为每位职工缴纳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同时,集团对每一位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即使有职工不胜任岗位,公司也不是无情地让职工下岗,而是通过培训后再安排一个新岗位。良好的待遇使力博集团每年的职工流动率都不超过3%。天圣集团不但建起自己的职工宿舍、影院、阅览室,还引进超市,每年举办职工运动会。夏履镇的新中天集团,节后开工三天,3500多名员工就全部返岗,这是新中天集团平时坚持不懈地改善用工环境,善待员工的结果。近年来,新中天集团为职工宿舍装上了空调,配备了卫生间,暑期还请来老师为职工子女办暑假班,过年则包车送职工回家。
破解用工荒,企业是主体,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除了要严厉查处企业欠薪行为、让职工劳有所得外,政府应引导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安心、舒心工作。大的企业集团还应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以此来留心留人。
来源: 慧聪纺织网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