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人民币中间价首破6.63 央行或用“组合拳”抑通胀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0-11-12
资讯导读:11月12日讯 11月11日,G20峰会开始在韩国首尔召开。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首次突破6.63

11月12日讯 11月11日,G20峰会开始在韩国首尔召开。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首次突破6.63,报6.6242,较上日大涨208个基点,而在过去三日里已累计上涨338个基点,涨幅0.5%。

"人民币近期升值比较快一个是由于国际上的压力,尤其是G20峰会召开,要降降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表示,"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的量化宽松令国内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加大,升值和上调准备金率一样,都是为了相对紧缩货币,降低上述风险。"

央行紧缩货币的决心从当日公开市场操作亦可见一斑。

央行当日发行100亿元三年期央票和150亿元三个月期央票,同时进行400亿元正回购操作,本周净回笼300亿元,这还不包括本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可冻结的3000亿-4000亿元资金。同时,在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9日上行5个基点后,三年和三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11日亦分别上行15个和4个基点。

即期和远期汇率均飙涨

两天之内,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连破6.65和6.63两个历史关口,11日盘中进一步破6.62.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一次创下新高是在10月15日,当日报6.6497,为首次破6.65,但此后开始回落,并在10月28日触及6.6986的低点。进入11月后,人民币汇率又走出跌势,开始新一轮上涨过程,仅在11月8日有小幅调整。同时,美元指数在前期大跌后,自11月5日开始反弹,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非美货币均下跌,唯独人民币上涨。

"人民币中间价最近开得这么高,我们也觉得比较奇怪,因为据我们观察,之前都是如果非美货币对美元上涨较多,人民币也会升得多一些,但最近实际上非美货币如欧元在跌,人民币反而在涨,这有点反常。"一外资银行外汇交易员说。

他表示,尽管开盘后美元兑人民币市场交易的价格在中间价之上,但之后回落至中间价下方,"市场已经开始消化央行的信息,因此下午在朝着人民币升值更深的方向在走。"

对于美元的反弹,上述交易员认为这只是技术上的调整。"美元基本面基本没有变化,只是上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好一点而已。美元应该只是调整,可能会持续一到两周。"他还指出,实际上近期人民币兑外币远期市场较即期市场变动更大。报价显示,1年期人民币远期的升水幅度一度超过1800点,为近期少见,显示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外管局最近的通知对银行之前所做的人民币对外币远期交易做出新的规定,意味着商业银行目前持有远期头寸风险较大,对银行在远期市场的报价有比较大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远期价格显示出来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比通知出来前要更大。"该交易员表示。

央行"组合拳"抑通胀?

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双双飙涨的同时,央行亦在通过各种手段收紧流动性。

黄益平认为,这表明央行正在使用"紧缩货币+汇率升值+外汇管制"的组合手段,以降低国内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这三个结合在一起是最佳组合。货币紧缩不一定是加息,在我国可以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对冲力度,同样都是紧缩。"

11月11日公布的10月CPI同比上涨4.4%,创下25个月新高,显示国内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前一天,央行已经宣布从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次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亦并未减轻回笼力度,而是再次回笼650亿元资金。

在央行加大力度收紧流动性的同时,再次加息的传言亦甚嚣尘上。对此黄益平表示,尽管紧缩货币并不就等于加息,但CPI达到4.4%意味着负利率加剧,"加息的压力还是有"。

他同时表示,人民币应该进一步升值,"尽管升值对降低通胀的直接影响不一定有多大,但不升值相当于汇率持续被压低,而货币有升值压力的话,不是名义汇率升,就是通过通胀来升,加上资金流入的压力很大,如果一直顶着不升值,外汇市场干预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在加息和升值可能增加对"热钱"吸引力的同时,包括黄益平在内的多位学者都建议在短期内加强资本管制,尽量减少"热钱"流入。"热钱基本上通过经常项目渠道进来,对这种资金应该加强查处。另外对短期资本流入也可以设一些限制,比如对短期资本征税。"

来源: 中国纺织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人民币 中间值 G20 央行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