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从种子到成衣:一件衬衫的全球旅行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行业品牌 发布时间:2012-12-22
资讯导读: 佛山高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坐落在这里。2011年溢达的男式梭织衬衫出口量全国第1,针织衬衫和T恤排名第3;今年三季度末,已出货的订单数量比去年累计增长超过8%,预计全年销量有望增长10%。

溢达在2011年男式梭织衬衫出口量全国第一。

溢达在2011年男式梭织衬衫出口量全国第一。 李细华 摄

这里一年生产的梭织布可以绕地球3圈。

佛山高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坐落在这里。2011年溢达的男式梭织衬衫出口量全国第1,针织衬衫和T恤排名第3;今年三季度末,已出货的订单数量比去年累计增长超过8%,预计全年销量有望增长10%。

溢达的故事首先是一个全球化的故事,而所有的故事要从一颗种子说起。

控制上游:棉花王国和随“神六”升空的棉籽

这是6月天,在新疆乌鲁木齐,时针已指向晚上10点,但太阳并没有要下山的迹象,天空依然亮堂堂,蔚蓝的天空纯净得犹如初生的婴儿,地上和蓝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望无际的棉田,这里是新疆丰达农业有限公司长绒棉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纯棉服装生产商溢达集团在新疆投资的众多生产基地之一。

这个位于中国大西北的广阔盆地,因为超长的日照时间和得天独厚的水土环境,成了全球最著名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棉花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年产棉花超过200万吨,其中有超过1万吨长绒棉将由溢达进行深加工。

现在回过头来看,纺织企业到新疆投资种植棉花并不算稀奇事,鲁泰、雅戈尔等国内纺织巨头也都纷纷加入到这个行列。但能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预见到产业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从香港跨越4200公里来到新疆开拓一个未知领域,溢达集团主席杨敏德的这种远见和胆识并不多见。

1995年,溢达在新疆成立了第一家公司吐鲁番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在随后的10多年溢达不断加大投资,如今溢达在新疆投资有七家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49亿美元,成为了新疆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商独资企业,涵盖了棉花种植、轧花、高支纱生产等领域。

这就是故事的开头,但仅仅如此并不足以让溢达成为全球产业链覆盖最广的全棉衬衫制造商,溢达对产业链的涉足可以继续往前追溯,直到一切的源头棉花种子的培育。

听上去不可思议,但溢达确实是这样做的,为了获得更优良的棉花种子,溢达采取了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对种子进行基因改造、利用神舟六号把种子送上太空、通过辐射、分子标记等方式辅助育种。这些功夫并没有白费,溢达自主培育的“新海33号”已被审定,获得两项国家专利,一项国际专利。

就这样,从种子的培育到棉花的种植,溢达实现了对产业链上游的控制。接下来我们顺流而下,来到了衬衫制造的其它环节纺纱、织布以及成衣制造。

产业链心脏:从棉花到衬衫的科技范

一列满载棉花的火车从新疆呼啸而出,它的目的地是中国大陆的南端广东佛山高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这里是溢达最重要的生产基地,2011年生产成衣约5500万件,超过溢达全球产能的一半,员工总数约3万人,占了高明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走进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门禁管理严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有访客都要从保卫室领一个“访客”的牌子扣在胸前,保安对于离开的每辆车都会仔细检查,确保公司物品没有被带走。“检查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我们替很多国际知名品牌代工,它们的设计方案才是我们要重点保护的对象。”溢达司机勇哥向记者介绍。

广东溢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8年。当时的香港经济快速腾飞,随之而来的是人工、土地成本的上升,一如今天的沿海地区。为了规避迅速上涨的生产成本,大批港资纺织企业把厂房搬到中国大陆来。但和其他企业更多选择深圳、东莞等发达城市不一样,杨敏德选择了较为落后的高明,并且一驻就是24年,广东溢达随后的发展证明了她的独具慧眼。

虽然远离发达中心城区,但这并不妨碍溢达做大做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广东溢达业务范围涵盖了纺纱、染色、织布、后整理、制衣以及制衣辅料的整个过程,可以说这里就是整个产业链的心脏。

当棉花从新疆运到高明来,它们首先进入的是棉纺厂。在溢达,每天有24万纱锭细纱机在高速运转,其中的4万锭特种纱厂设在了高明。在这里,雪白的棉花将变成一根根幼细的纱线。纱线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面料的档次,衡量纱线粗细的纱支越高表示纱线越细,面料的档次也越高、穿着就越舒适细腻。溢达对于技术的狂热,在纺纱的过程中同样得到体现。溢达集团研发中心总监张玉高介绍,公司生产的高纱面料已经达到了国内最高的330支纱,而高达660支的纱,溢达集团也已成功研发出来。

一切准备就绪,衬衫的生产进入到织布环节。每年溢达针织布年产量超过22000吨,梭织布总产量达到1亿2千5百万码,可以绕地球将近3圈,但这些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实现技术一体化,我们可以很好地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中国区成衣制造总监黄坤宇表示,一体化战略让溢达在技术开发上获得了更大空间。

通过与清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公司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共获得了55项发明专利和37项实用新型专利,成为了纺织行业极为少见的高新技术企业。

溢达的技术创新在成衣的制作上得到了尽情发挥,“我们的衣服就是一件高科技产品。”广东溢达总经理吴百周自信地说,随即举起自己的右手,“这个袖口的缝合技术是一项专利,这些钮扣都是回收循环利用的,还有我们的无皱线缝技术和免烫生产工艺等等。”

对接下游:与世界顶级品牌共同成长

对接下游:与世界顶级品牌共同成长

衬衫从溢达的制衣车间运出来后,随即被贴上各个知名品牌的标签,运往世界各地,到达了它全球旅行的最后一站。

溢达生产的衣服将出现在美国的POLO专卖店,或者是德国Hugo Boss的专卖店,以及Marks & Spencer、Abercrombie & Fitch、J CREW、Brooks Brothers等等。甚至在奥运会上,溢达制造的衬衫,也成为著名品牌指定的大批量服装供应商。

此外,溢达还为包括Nike、Tommy Hilfiger、Lacoste等数十个国际品牌代工。这些国际品牌对衣服的质量要求是出了名的苛刻,对此,黄坤宇感慨很深。

“一些品牌要求衬衣露在外面的线头不能超过2毫米,有些休闲品牌则对服装洗水要求很高,比如要求家庭洗水30次后衣服完好无损。”对于客户的苛刻要求溢达总是尽量满足,而纵向一体化战略则让溢达更容易达到目标,“在技术工艺一体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针对客户的不同要求调整一些参数,做出最合适的面料,在原材料上保证成衣的品质。此外,通过生产流程的优化和引进先进机器设备来保证成衣最终符合客户的要求。”

免烫衬衫的生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些客户要求衬衫具备免烫特性,在实行一体化之前只能从外面买布回来加工,很难保证面料的质量,有时候买回来会发现并非真的免烫。”黄坤宇介绍。

凡事做到极致,如果不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那就彻底地不做,为了把衬衫做好,溢达实行了一体战略,同样的,因为不能把裤子做到最好,所以放弃了这一块业务。“裤子的面料主要是匹染的,我们的强项是做纱染,之前做裤子的面料都是从外面买回来的,但因为匹染布质量有的时候无法保证,因此放弃了裤子的生产。”吴百周表示,正是因为专注做衬衫,溢达才能始终获得国际品牌的认可,“衬衫生产出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卖得好才是硬道理。”

订单故事:谢绝临时订单的霸气

“做企业需要为未来做一些事情,溢达总把自己置于一种逆境,很多事情我们都提前做了,所以当危机来的时候我们都能从容面对。”吴百周如此概括溢达那一系列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

比如早在1991年,电脑还相当稀罕的时候,溢达就投入巨资购进多台电脑设备,首推信息化管理。

又比如2008年,溢达成为了美国“公平劳动协会”认可的供应商之一,员工除了在薪酬福利、作息时间、饮食居住上待遇优厚外,每一位都与溢达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溢达为每位员工缴纳了社保费用,这在以劳动密集型著称的纺织行业并不多见。

这些改进和投入并非无的放矢。信息化管理的持续推进大大缩短了溢达的生产周期,员工工作条件的改善则让企业团队更稳定,随着工作的一件件做好,企业便获得应有的回报。

2008年金融危机时,国内纺织行业受到很大冲击,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倒闭潮,“当时我们也觉得不乐观,天天看新闻都说欧美经济很差,那我们肯定也要受到牵连了。”吴百周说,“但很快我们的担心就消除了,因为事实上溢达的订单量不但没降,反而升了”。

“经济不景气,客户找代工厂也会变得谨慎,会更倾向于一些信誉良好、品质稳定的供应商,因此很多订单就从其他供应商那里转移到我们这里来。”对于溢达的订单量逆势增长的原因,吴百周如此解释。

今年,经济形势同样不乐观,但溢达的表现再次验证了吴百周的说法。“今年三季度末,我们已出货的订单数量已比去年累计增长超过8%,目前公司的订单依然爆满,预计全年销量有望增长10%。”

实际上,因为每年的产能并不足以应付逐年增长的订单量,溢达采取了一项在国内很多企业看来不可思议的政策,“我们要求客户在今年提前谈好明年的订单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明年的生产计划。”

溢达的这种底气除了来自对产品的绝对信心外,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是重要原因。虽然为数十个知名品牌代工,但溢达单个客户的订单量基本上不超过总量的10%。这种设置摆脱了国内很多小代工企业过分依赖一两个大客户的困局,提高了溢达的抗风险能力。

超越财富的企业价值

启 示 录

超越财富的企业价值

1993年,当吴百周第一次出走校门,走进位于佛山高明的广东溢达时,他大概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在这里一呆就是二十年,并把家安在了这个偏僻的小县城。

在溢达,和吴百周一样有着十年以上工龄的员工不在少数,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这个企业里长期呆下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溢达本身经营理念的认可。

过去几年,国内的服装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和这些品牌相比,溢达的成长速度不是最快的,甚至有几年停滞不前,但溢达可能是走得最稳的,每一步都经得住推敲。

从新疆到高明,从种子到衬衫,为了把纯棉衬衫做得更好,溢达跨越的时空比大多数纺织企业要广,它的专注也让它成为了这一细分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

溢达的很多理念和行动,与其说是在经营企业,不如说是在经营一份事业。的确,按照溢达在衬衫领域的实力,完全能够让自主品牌“派”和“棉衣工房”的发展速度更快,但目前这两个品牌仍然只能在一线城市最高档的商场看到。

溢达并非没有走过弯路,“派”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历过一段鼎盛时期,当时的全国品牌加盟店达到过100多家。但当时因为很多品类都做,一些自己无法生产的品种就找代工厂,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最终溢达把自主品牌的推广搁置下来,直到最近几年对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

这是非常典型的溢达“style”,凡事力臻完美,不仅对产品质量如此,对企业自身的行为也如此。溢达可能是少数把道德操守作为企业文化第一条的公司,并且贯彻始终。

企业的道德操守体现在处理与员工的关系上。在广东溢达,每个成衣生产车间都配备空调,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播放音乐,这与很多人印象中纺织行业“血汗工厂”的形象有很大出入。这里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已经突破3000元。

企业的道德操守还体现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传统意义的纺织行业是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为了履行社会责任,溢达自建了热电厂和水质净化中心,并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实现了节能减排,过去三年能源消耗下降了30%。

这些细微的点滴相比投资额度巨大的溢达集团而言,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杨敏德深谙,这是一笔远胜于金钱和利润的宝贵财富,它能够帮助溢达在面对大风大浪的潮头时依然可以稳步前行。

溢达的很多做法都与行业常规做法相悖。现实是国内的很多纺织企业都在盈亏平衡点挣扎,对它们而言,能够生存下来才是王道,作为夕阳行业,似乎本就应该如此。

香港首富李嘉诚曾在公开场合感慨道:“杨敏德是香港最懂得财富价值的人。”这34年来,杨敏德和她的溢达团队,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是已经成为“鸡肋”的纺织行业,从善如流的市场规律并没有发生改变。当企业把内部管理、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种无形的品牌号召力就会形成。这种品牌号召力帮助企业在行业最困难时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自我革新。

行业

观察

棉花价格倒挂人口红利消减

“今年行业形势很不好,我们上半年的销售也受到了影响。”吴百周介绍,尤其是在针织类别,比去年同期还有轻微的下降,“有的客户因市场缩减和成本增加而减少或推迟了订单。”

对于纺织行业面临的困境,吴百周认为是受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压迫所致。纺织行业的下游是服装品牌,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终端消费萎缩,部分客户在消化库存。

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包括李宁、安踏、匹克等国内知名品牌在内的42家服装上市企业的总库存高达483亿元,去库存成了国内纺织企业的下游客户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从上游来看,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的巨大价差给纺织企业造成巨大压力。“尤其是国际棉花价格大跌后,终端市场也要求我们降低成衣的价格,但我们多数棉花在国内采购,国内棉花价格受发改委调控,要远高于国际价格。”吴百周认为这种腹背受敌的局面让很多纺织企业陷入了困境。

据了解,由于国内对棉花进口实施配额制,导致了国内外棉花价格出现巨大差价。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是19024元/吨,而美国棉花的港口提货价折合人民币为15251元/吨,国内棉花价格比美国棉花价格高出25%。

面对巨大的价差,吴百周认为受冲击最大的是纺纱企业,“对他们来说,使用国内的棉花肯定无法跟国外的对手进行竞争,但棉花的配额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获得。”吴百周介绍,溢达因为是出口型企业,有机会获得一部分配额,加上实行了一体化战略,纱线多数都是由自己供应的,受到的冲击相对有限,“但很多纺纱企业现在没法开工。”

除了棉花价格出现倒挂外,近几年,国内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也是导致纺织行业不景气的重要原因。“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大势所趋,这是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减的结果。”吴百周介绍,目前广东溢达一线工人每月的平均工资已经突破了3000元,而同样的工作在越南只需要支付1500元每月。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国内陆续有纺织企业把厂房搬到越南等成本更低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对此,吴百周认为这种趋势会持续,但短期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纺织行业的格局,“中国的市场是如此巨大,很难想象我们要依靠这些小国给13亿人提供衣服,这种事情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他认为国内纺织企业应该通过技术改造,比如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来消化成本的上升,这件事情正是溢达一直在做的。“我们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市场,实际上即使在欧洲也依然有纺织企业存在。”


来源: 亚洲纺织联盟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